訓練寵物狗 成為一名合格的醫生
發布時間:2014-07-13 10:14:17 來源:圣寵寵物 作者:admin 點擊:302次

你是否想要成為一個訓練狗狗的好醫生,下面您介紹一下。
一、狗醫生的喜怒哀樂
一、狗醫生的喜怒哀樂
在人類社會中,當一名良醫是苦與樂并行的。狗醫生也不例外。對于狗狗而言,每一次出診都是一項非常艱巨的任務。在這短短一小時內,狗醫生們雖然是在主人的帶領下出診,但隨時也會面臨種種意外的發生。像是被小朋友們拉手、扯毛,甚至戳眼睛等,都是常常發生的事。
因為自閉癥的緣故,很多特殊學校里的小孩子們的動作和情緒都不是很穩定。即便是在有狗主人和其他義工在場的環境,小孩子都會止不住對狗醫生到來的好奇。有一次,一只名叫HAPPY的狗醫生出診時,其主人正在教一個小女孩如何抱小狗。忽然,從遠處沖過來另一個小女孩,她對著HAPPY拼命地捶打,主人只能用手隔著她的拳頭盡量不讓傷到Happy。小女孩泄憤不得,忽然轉移了目標,兩只手一下就用力地扯住抱狗的小女孩的頭發。當工作人員把她們分隔后,抱著狗的小女孩一邊揉著被扯疼的頭發一邊流下了眼淚。見此,HAPPY馬上伸長脖子,用它濕潤的舌頭舔著女孩的臉蛋,以感謝女孩的相救,而女孩也破涕為笑。
像上述發生的事情,每只狗醫生都曾遇到過。正因為工作辛苦,每次活動結束后,很多狗狗回到家連飯都不想吃就倒頭就睡,讓主人們心疼不已。但即便如此,每次到了出診當天,狗狗們都會把之前的苦和累忘光光,巴不得馬上就能出門繼續為小朋友們服務。就像曾經身為狗醫生BABY,它是2006年8月通過狗醫生考試的。通過考試時,它已經12歲了,是年紀最大的“祖父級”狗醫生。雖然年紀大,但BABY卻很勤快,每個月都會按時到各個老人院探訪。每到探訪當天,BABY只要一看見狗醫生紅領巾就會迫不及待地等著出門,生怕自己會誤診似的,非常盡責。只可惜的是,BABY現在已經去世了。幸而,今年它的妹妹陳寶寶也通過亞洲動物基金的狗醫生考核,順利當上了一名狗醫生,算是繼承了哥哥的工作。
【輕輕的告訴你】
亞洲動物基金會與狗醫生有著密切的關系,他們深入社區,開展多項面向公眾的富有創意的項目,“狗醫生”就是其中最成功的項目之一。從1991年在香港推行以來,已經在中國香港、中國內地、中國臺灣、日本、菲律賓、馬來西亞和印度等7個國家和地區開展,有超過300只“狗醫生”定期到醫院、老人院、兒童福利院以及殘疾兒童學校等機構定期進行探訪,給有需要的人們帶去無條件的愛,以實際行動向人們證明了伴侶動物是人類最佳的朋友和幫手。
二、良犬不一定成為狗醫生
一個人若想成為一名醫生,首先要經過12年的寒窗苦讀,考取醫科大學,即使不算碩士和博士階段的話,至少也還要經過5年的本科學習,才可以畢業實習一年,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醫生??墒且恢还饭烦蔀獒t生,卻只需要在被挑選后進行一年左右的訓練。如此說來,狗醫生實在是難得的“醫學天才”!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期以來,利用動物治療的專家開始以不同名詞來區分動物的不同治療作用—“動物輔助健康活動”或“動物輔助活動”,對參與治療的動物也有了日趨嚴格的挑選和訓練。只有那些身體健康、已經絕育、性格非常溫順的犬只,才可以光榮地加入狗醫生的隊伍,為人類服務。
有的主人問,我家的狗狗很乖很聽話,絕對不咬人,那是不是也可以成為狗醫生呢?不一定。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狗醫生,光是對主人有好脾氣是不足夠的,還得在陌生人面前忍辱負重!至于那些早已被主人慣出臭脾氣的嬌滴滴們,可絕對無法成為一名合格的狗醫生。主人們需要了解的是,之所以對狗醫生考核那么嚴格,是因為狗醫生每次義務出診,所面對的患者都是特殊學校的學生,以及老人院里的老人家。為免老人和小孩受到不必要的傷害,正式成為狗醫生出診前,狗狗們都必須經過幾次嚴格的考試。
首先是電話考試??脊偻ㄟ^與狗狗的主人對話,了解狗狗的健康狀況,平常性情如何,以此來考察這個主人和狗狗之間的默契程度。如果順利進入第二輪的面試時,狗狗就必須親身上陣,任由考官揉捏搓吹。比方說考官會揪著它的耳朵,沖它臉上吹氣,捏它的腳掌等等,甚至還會從背后故意出其不意地嚇唬它,試試它各方面的反應。如果狗狗能做到不叫,不咬,這才表明它具備了最基本的成為狗醫生的條件。通過一層層嚴格的考試篩選,經過獸醫和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代表接受身體和性格檢查,獲得“狗醫生”行醫證明和牌照后,狗醫生們才可投入服務。而這些考試的通過率通常只有30%。所以說,想讓自己的狗狗當上狗醫生,可是要經過千錘百煉的。
【輕輕的告訴你】
一般說來,狗狗醫生的品種包括金毛尋回犬、博美犬、北京犬、貴賓犬、可卡犬、西施犬、吉娃娃犬、蘇格蘭牧羊犬等。狗醫生主要以中型犬和小型犬為主,年齡介于2到7歲之間,且由現任主人飼養超過半年,都是青壯年階段。當選了“狗醫生”的狗狗只要身體健康,就能持續服務下去,沒有規定的年限。此外,狗狗必須進行絕育手術,看起來健康、友善和輕松,喜歡陌生人的接近以及喜歡人群和出外活動。而且狗狗能接受一定的壓力,在擁擠和陌生的環境中能感覺舒服放松,允許他人過度熱情的撫摸或擁抱。
三、狗醫生治療成功分析
“狗醫生”是一個動物治療項目。亞洲動物基金創始人謝羅便臣女士率先倡導了通過服務于人類的方法來推動動物福利,從一只小狗開始,率先在亞洲推廣了動物療法的概念。1991年,狗醫生麥克斯金毛獵犬獲準在肯特伯爵夫人兒童醫院進行一小時的探訪,標志著公眾對狗的態度積極轉變,隨著麥克斯給人帶來心靈的愈合,“狗醫生”計劃獲得了成功。
特殊兒童是具有某方面障礙的孩子,例如腦癱、發育遲緩或孤獨癥,大部分都有語言溝通的困難,阻礙了他們和同齡小朋友的關系建立和人際交往。因為與“狗醫生”的交往對語言能力要求很低,所以特殊孩子可以很輕松地和狗互動,并最終能敞開心扉。 美國一位從不開口說話的十歲男孩在有了自己的狗巴迪以后,終于開口叫了媽媽,并安然接受了母親激動的擁抱而不再象從前那樣躲開。在他的愛犬眼中,他和別的男孩沒什么兩樣,是世界上最棒的小伙子,而康復后的他最常說的一句話也是:“我的巴迪是世界上最好的狗!”
其實,利用伴侶動物治療由來已久,醫生狗行動已有30年的歷史。在許多國家,最早用于輔助健康的動物往往就是養在門診室內一只漂亮的小鳥或魚兒,欣賞它們的姿態可鎮定病人情緒,使他們在候診過程中放松下來。在老年人康復中心,伴侶鳥可明顯減輕老人的沮喪情緒,鳥雀喂養中心可安裝麥克風,以便讓行動不便的人也能聽到鳥的鳴唱。在這種場合下,僅僅動物的存在就可起到積極影響。
【輕輕的告訴你】
醫生利用動物去完成各種工作,克服病人的臨床恐懼癥,教病人走路和講話等技能,培養適當的社會行為等。目前動物已廣泛應用于各種治療場合,包括監獄、老人院及特殊學校,也用于各種殘疾人的治療。在這些場所,動物可引導一些特殊人群付出和得到愛,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提高責任感和成就感,以及被需要的感覺,從而促進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的健康交流,早日和諧地融入社會。
四、“天才醫生” 有時也無能為力
看過電影《導盲犬小Q》的人或許會問,是不是像小Q那種狗狗,就是狗醫生呢? 其實不算是。嚴格來說,小Q是一只工作犬,它肩負的責任比狗醫生重得多,需要相伴被幫助的人直至退役。
而狗醫生的工作相對來說則輕松得多。它們每個月只需出診三次左右,在亞洲動物基金的組織下,跟隨主人去特殊學校,為有需要的人群進行出診服務。而狗醫生所擔任的工作,是幫助特殊學校里的小朋友舒緩心理壓力,主要是進行心理治療。
在很多新聞中,報道里都會提及患有自閉癥的兒童在得到狗醫生的幫助后,竟然開口說話,甚至唱歌了,最后甚至慢慢恢復了正常的社交能力。這些報道讓很多患病兒童的家長對狗醫生給予了非常大的希望。然而一兩次出診活動結束后,發現效果并非如他們所希望的那么理想時,通常都會特別地失望。在這里,亞洲動物基金的負責人想要提醒各位家長,雖然“動物療法”在一定程度上能緩解和轉移患者的孤獨與病痛,但它畢竟只是一項輔助療法。而最根本的療法,應是家人自身多奉獻愛心,多給患病親人一份關懷和撫慰。在醫生的治療下,讓孤獨無援的感覺遠離患病兒童,使他們走出自我封閉心理,發展與別人共同勞動和與他人親近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使有此疾患的親人獲得真正的滿足和快樂。
【輕輕的告訴你】
當然,狗醫生并非萬能的,未必適用于所有類型的人群,但確實有程度不一的輔助治療作用。專家把狗醫生帶來的效果歸功于狗的“非歧視性”,他們認為,精神緊張會使病情加劇,因此病人通過和動物的親密接觸,會使心態平和,有助于減輕病痛。而狗醫生永遠不會因探訪對象的外表、病痛或殘疾而嫌棄他們,從而使患者建立了信心,重新體會到生活的樂趣和希望。而對于那些自閉癥、老年癡呆患者,新奇、特別的交流對象和交流方式,更能激發他們的興趣,引起他們的關注,從而打開他們探索外部世界的窗口。
希望小編發布的內容對大家有所幫助。
希望小編發布的內容對大家有所幫助。
相關閱讀
在線解答
咨詢中心
熱門專題
全國咨詢熱線:
400-656-8818
地址:北京市通州區牛堡屯新站北行50米
E-mail:3410650365@qq.com
微博動態:
微信動態: